全文 | 王辉耀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热议中美贸易谈判

CCG | 2025年5月16日

2025年5月13日,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谈中美贸易协定谈判。以下为采访全文:

▲视频 | 王辉耀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EN)

 

主持人:欢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先生从北京加入我们的节目。我们看到,特朗普总统谈论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的内容远不如他谈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和贸易失衡多,辉耀,我能请你来谈谈这个问题吗?自所谓的“解放日”之后宣布的绝大多数关税都已被完全取消。剩下的那些关税只比特朗普发起这场贸易战之前略高一些。你认为他取得了什么成果吗?

王辉耀:我认为特朗普总统确实做出了一些尝试。他的初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并认为现有的国际贸易模式已不再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希望推动一些新的变革。然而,他的做法过于激进,目标过于宏大,同时干预范围过广,反而削弱了原本应有的成效。

这一系列政策导致美国在国际上日益孤立,资本市场承压,股市下跌,市场信心下降。港口运输量减少,物流放缓,而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尤其是在每年感恩节和圣诞节等重要消费季节,可能面临超市货架空空如也的局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型跨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沃尔玛等都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跨国公司业务与中国的进出口密切相关,涵盖了中间零部件供应及全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经济高度互联的欧洲也深受其害,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波及全球。

最终,这种政策导向不仅未能实现既定目标,反而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经济衰退,令人回想起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历史教训,而那场危机最终引发了全球战争。我认为美国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迅速作出政策调整,这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要赞赏中方在降温局势方面所展现出的建设性态度。正是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当前局势得以缓和,为未来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稳定预期。

主持人:辉耀,其他嘉宾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第二任期还需要重新与中国谈判,是因为中国在第一任期时没有履行协议中的承诺,中国没有充分开放市场,也没有兑现其他一些关键条款。你对此怎么看?

王辉耀:我认为我们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其实已经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但我们都知道,后来爆发了新冠疫情,在他任期末期尤为严重,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也受了三年的影响,连自身经济都遭受了严重影响。因此,这属于一种不可抗力的影响。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中美可能早就完成了第一阶段协议,甚至进入第二阶段谈判了。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场全球性危机也再次表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结远比想象中更为紧密。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是无法彼此脱钩的,更不应在如此复杂的全球体系中人为制造一场贸易战,这会影响到与全球上百个国家的经贸关系。我们所处的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21世纪,而不是割裂对抗为主导的19世纪或20世纪。

再进一步说,其实美国在服务贸易方面是赢家,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顺差高达3000亿美元;美元依然是全球储备货币,占据主导地位;美国股市也处于历史高位,全球投资持续涌入美国;此外,美国还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无论是生物科学、人工智能还是数字经济,美国几乎在各个前沿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美国现在却又希望回到以往那种以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环境不友好的制造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希望重新构建装配线、恢复传统工业生产。但现实是,美国社会早已不再适应这种模式,普通民众也并不愿意从事此类工作。这其实是一种“理想化的愿望”,一旦真正实施起来,就会面临很多现实阻力,比如来自产业界的游说、选民的压力,甚至股市都会通过下跌来表达不满。

可以看到,美国方面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迅速进行了政策调整,这是明智且务实的选择。我希望在当前的基础上,双方能够在相对可控的关税水平上寻求共识,例如维持在10%左右。而针对芬太尼等问题临时加征的20%额外关税,我认为更多是为了引起中方关注、重启对话,我相信这一部分关税在未来也有望迅速取消。

此外,拜登政府在任期间其实也做了很多工作,去年美国的联邦税收下降了30%,其中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的合作。所以整体来看,我认为这是双方对话的一个契机,而不是对抗的开始。

主持人:好的,我们的节目只剩下大约五分钟时间了,我还想讨论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辉耀,我想请你来谈谈。正如其他嘉宾所说,中美双方近来都频繁强调“相互尊重”和“加强理解”。但我们今天也听到中国领导人表示,“以霸凌行径对待他人,最终只会导致自我孤立”;新华社也发表评论称,中国的善意与耐心是有限度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中国有可能会退出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吗?

王辉耀:我认为,中国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有事好商量,沟通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如果对方始终缺乏尊重、采取霸凌态度,中国也会做好应对的准备。

从近期来看,中美经贸在瑞士举行的高层会谈其实展现出非常积极的迹象。双方代表都发表了声明,明确表示对话是互利共赢的,而且会谈气氛也高度建设性和友好,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我认为,下一步可能会展开的新一轮沟通,可能会涉及中国的公安部和美国的国土安全部之间的对话,特别是在芬太尼问题上展开合作。如果进展顺利,那针对芬太尼所加征的20%的关税可能很快就会被取消。

我也非常赞同其他嘉宾刚才的观点,即应该进一步加强双边投资,这是深化互联互通的最佳方式。就像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大量投资美国一样,现在也有很多中国企业对赴美投资抱有浓厚兴趣。

目前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已多达7.3万家,总投资额超过1.2万亿美元,实际上,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比中资企业在美多出4000多亿美元,这几乎抵消了所谓的贸易逆差。因此,如果全面核算,美国在经济上实际上是占优势的。

总之,我相信,对于中美双方而言,尤其是站在全球利益的角度来看,保持并推动当前的贸易谈判,达成新的共识,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