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专题论坛举行
CCG | 2020年6月24日
2020年6月24日,一场汇聚包括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联合国驻华系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联合国多个机构负责人、前政要,以及来自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巴黎和平论坛等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知名智库代表的线上论坛举行。
这场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ACCWS)、全球化智库(CCG)、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等国内著名智库发起主办,文明对话研究所(DOC)、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Valdai Discussion Club)和英国东亚委员会 (BEAC)等国际智库联合主办的线上论坛,是中国发起举办的首个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的活动,也是规格最高的活动。而选择了在6月24日举办,则具有特殊意义。75年前的6月26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签署,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联合国的成立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繁荣,中国也在过去的75年间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对全球秩序及治理体系造成了冲击,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暴发更加剧了这种挑战。作为国际间协同最重要的机制和机构,联合国在成立75年之际,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面对旧问题和新挑战。
这场汇聚近二十位来自各国专家、前政要和多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的线上论坛,在这一特殊时刻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探讨。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主持了论坛开幕式。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
二战后形成的联合国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代替了被战争冲击得破碎不堪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推动人类社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
自成立75年来,联合国一直都是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基石,致力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如今,面对新的挑战,人类要从历史中学习应对危机的经验,去重新认识和思考多边主义的发展契机。
当前,新冠疫情已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危机,全球化发展也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新的挑战,各国需要创新发展全球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疫情过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全球格局可能出现重要变化,区域合作趋势会更加明显。区域一体化作为既能保障一定产业安全,又可以维持国际分工的合作趋势,将在疫情过后更加明显,并成为推动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方式。
疫情还凸显了各国对于合作包容度、意识形态以及多边合作价值观等的认识差异,东西方社会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可能被拉大。疫情过后,各国更需要通过全面合作,构建更加包容的全球化发展框架和更平衡、更能体现当代国际关系变化的全球化体系。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
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的75周年,是一个回顾和展望联合国体系的好机会。他强调了联合国在国际安全、经济和社会问题、人权等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边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发挥其作用,以适应世界的快速变化。多边主义没有走下坡路,单边主义情绪仍局限于社会的一小部分人,其抬头是少数政客推动的结果,不能代表绝大多数联合国成员的意见。在全球化的世界,所有国家关联共存,应同舟共济地面对气候变化、海洋酸化、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疾病传播等挑战。中国和欧洲、北美和发展中国家是一荣俱荣、一枯具枯的关系。把任何国家放在首位、反对多边主义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多边主义是前进的唯一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这是所有人希望的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多边主义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历史角度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基于对话和协商。因此应保持对话,通过如G20等这样的国际平台展开对话与沟通,以促成更好的全球治理方案,应对像新冠疫情一样的全球危机,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人类需要利用新冠疫情这个契机团结起来,加强多边合作,摒弃单边主义。面对新形势,一方面我们需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支持在众多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多边主义,但同时这些国际组织也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世界新的变化。例如,当前预防机制需要改革,以期更高效地应对全球危机。世界需要和解以及首创精神,并积极维护妇女在全球事务中的平等权利。而要达成这些目标,就亟需大力发展多边主义,并需在多边主义和尊敬的基础上,使世界达成和解,从而得以和平发展。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Nicholas Rosellini)
很高兴代表驻华联合国参加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专题论坛。在其联合国任职期间,我目睹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增长,冷战后的国际交流促进了工业化,全球化创造了巨大的利益,连接了供应链,创造了就业机会,加速了数字化。但同时,在收获经济快速增长红利的同时,如果不能确保全球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人类将承担不平等加剧和环境退化的后果。新冠疫情是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提醒着我们需要进行跨国界、跨部门和跨代的合作。世界发展战略的可持续性和紧迫性应保持一致,以继续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应对新冠疫情,人们应更加致力于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没有任何政府和组织能够单独从疫情中恢复过来,因此政府与民间各界都必须携手合作,引导世界回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轨道上来。
经合组织(OECD)幕僚长兼G20协调人加布列拉·拉莫斯(Gabriela Ramos)
当前的新冠危机更加强调了跨国对话的重要性:第一,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内的一些已确定的重大议程仍需要完成,但其轻重缓急不同。在短期内,疫情仍然对生产生活有巨大影响。OECD预测今年的全球GDP会收缩6%至7.5%。此外,不平等问题会加剧,其中占全球劳动力70%、医疗保健行业主力军的妇女会因疫情受到很大影响。其次,国际层面必须确保经济的快速恢复。第二,新冠疫情暴露了国际基础设施和决策机制中的一些弱点,这是寻找全球解决方案的机会。各国应共同规划和学习,相互借鉴经验。第三,因为疫苗研发所需时间长、投资量巨大,各政府应组织更多的跨国合作,进行合理投资,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如何协调各方面努力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第四,很多国家因疫情会面临财政赤字挑战,因此各国在财政恢复和经济运转上需要更多合作,转危为机,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重新思考效率、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单边主义的成本代价很大,联合国以及各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多边主义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
多极化的全球经济是多边贸易体系运行成功的产物,当前多边贸易体制的关键目标与二战后设定的多边贸易体系一样重要。多边合作比较复杂,但这也是必须的。新冠疫情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多边主义,即这是一次全球危机,而非是某一个国家的危机。世贸组织(WTO)应对这些危机所做出的改革是在改进整个系统,跟上新的规则。目前,已经有许多成员从多边贸易体制中受益,许多成员国也能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比如电子商务,投资,小型企业发展等等。WTO改革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国与国之间的不信任。因此,重构信任尤其是大经济体之间的信任是当下亟需做的事情,因为没有信任就不会有合作,没有合作就不会有WTO的有效运作。WTO的目标是要找到一种不可替代的、开放的、合作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体系系统。
外交部国际司参赞黄洪江
本次会议十分有意义,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背景之下,其意义更加重大,它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去反思与认识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以及联合国需要如何进行自我改革,才能更好地去实现在联合国宪章中所做出的承诺。75年前签订的联合国宪章象征着所有联合国成员国都能够在和平的环境和前提下实现繁荣和共同发展,在现阶段联合国宪章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是联合国中重要的一员,对联合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中国已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贡献者,中国在《巴黎协定》通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亦做出了积极贡献。
联合国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点可以用三个C字母代表:第一个C代表承诺(commitment),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必须致力于去应对共同的挑战,特别是当下的危机,这应该要形成共识;第二个C是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给国际社会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及损失,而研发疫苗亟需国际社会共同的能力建设;第三个C是合作与协调(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应共同联合起来,满足各个国家的需求,以和平、安全、共赢的方式共同前进。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办公厅主任戴维·奇克瓦伊泽(David Chikvaidze)
自21世纪以来,世界面临着大量且复杂的挑战和不稳定性,各国必须通过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当双极世界消失,全球的三角关系不再,区域性安全的不稳定性、政治经济方面的脆弱日益增加。现在的世界不是常规的,而是处于过渡阶段,将产生新的发展模式。目前来看,多边主义是极其重要的框架,全球的领导力必须用更包容、更合作的方式考虑协调各方力量,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国家。75年前,为了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成立了联合国,而现在很多国家却只出于自己的利益运作。全球性的问题必须全球化解决,各国要维护多边主义、让国际社会能重新合作,真正地尊重联合国宪章,而不是让疯狂的想法在世界蔓延。在新冠肺炎前,世界范围合作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阴影,推崇单边主义的国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现在,世界尤为需要人与人、社区、国与国间的信任,扭转局势,而多边合作是唯一的解决方式。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杰拉其
世界必然需要合作,但各国寻求合作的前提是各国领导能看到合作带来的利益。过去几十年来多边合作缩小了各国间的贫富差距,但国内的经济状况并不一定因此得到改善,意大利就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过去几十年中实际收入反而下降了。疫情也在提醒着我们去关注国民经济最脆弱的部分,例如低端人群,其往往经济上需要帮助且很难在失业后再就业。疫情重申了多边合作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要用更具体的数据说服各国领导人,当了解到量化了的多边关系对疫情后经济恢复的具体影响后,保守的国家领导人也会开始反思是否还要与科学争执。支持这样的科学研究会是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后的首要任务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等也可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成立以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世界贫困人口占比从60%以上降到了不足10%,中国也为抗击贫困做出了巨大贡献,包括实现国内基本全面脱贫,以及资助世界银行。是多边主义为实现这些成就提供了可能,而新冠疫情让国际合作与援助变得更为重要,因为很多脱贫者可能因疫情瞬间回到贫困状态。同时,疫情也暴露出了全球食品供给、商品流动性等方面的问题。世界银行会继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也意味着,各国的协调能力与目标共识性越发重要,新的合作伙伴的加入也需要去接受这些共识。今后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中应有更多话语权,多边主义合作也应更多元化。
巴黎和平论坛总干事贾斯汀·瓦伊斯
在会上提倡发展更具包容性的垂直型多边主义。多边主义在过去的十到二十年时间里,由于受到一些国家的影响实际上已经有所弱化。因此,他提出,我们不仅要重建多边主义,还要让更多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民间组织等更多元化的元素与组织在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本次抗击疫情中世界卫生组织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很多基金会在其中也有很重要的角色。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面对全球性问题就该全球协调合作解决。只有在不同元素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包括在联合国层面上有一系列政府专家等都加入讨论和研究安全问题,有专门的工作小组研究这样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往前推进网络安全治理。同时,从发展层面来看,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像世界银行、公共银行、区域性的地方银行的投资等能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
文明对话研究所董事会主席弗拉基米尔·亚库宁
尽管国家民族主义不断上升,但单边主义是不可持续的。如今的危机是特殊时期的挑战,需要在国际层面达成一定的平衡。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世界需要新的贸易体制,供应链将变得更短、更有效。曾经的冷战是二极世界,然后变成单极,现在又成为多极世界。然而现在全球化的问题在于缺乏全球性的领导力,一种超脱于国家至上和区域至上的国际视野。在二战时,各国能团结起来反击法西斯主义;那么现在,新冠疫情可以成为世界人民再次携手的契机。不论富裕程度如何,不论发展阶段如何,所有国家在全球变暖、公共健康危机、环境污染等挑战面前一视同仁。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应对新冠肺炎,形成普遍接受的新世界秩序,这对多边主义的未来发展非常有意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
当前推动全球多边主义中的五大关键问题:一、当前受疫情及旅行限制影响,全球经济体还处于“半开半闭”的状态。需通过建立TTTT系统,即测试、追踪、跟踪和治疗系统,有效遏制病毒传播;二、需要通过全球切条与合作,才能共同应对疫情。同时,全球卫生系统需要加强,联合国应利用此次疫情的契机重建全球的公共卫生系统;三、研发和制作疫苗已迫在眉睫,各个国家及其科学家、实验室和私营部门、企业等应该有更好的协作来研发疫苗。四、全球的医疗器械、医疗资源的配备不足已成为当前重大挑战。医疗器械行业需要一个非常自由的贸易政策,比如说可以有零关税政策,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快速跨境交易和运输,以更有效、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全球合作和多国努力的一方面。五、我们应协同合作,来支持低收入国家的医疗器械和重建需求以应对疫情,同时通过全球合作尽早恢复他们的经济活动和金融的稳定性。
文明对话研究所CEO、世界银行政策对话部门前负责人让·克里斯托弗·巴斯
尽管当前面临重重困难,但人们仍在为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奋斗。世界各国要像七十五年前那样团结起来,克服差异,为人类共同利益奋斗。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柯凯琳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可以加强多边主义,反之亦然,特别有三点很关键:第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助于提升多边主义的正当性。2030年发展议程是各国普遍接受并积极落实的,很多国家也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其国家计划结合了起来;第二,多边主义面临的一大质疑是承诺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各国应在确切时间内实现短期目标,这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多边主义都有促进作用;第三是包容性。国际性挑战,如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等等,会影响到所有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社会精英都应当团结起来,加强对多边主义的信任。新冠疫情已经造成造成三亿工时的损失和相应的各方面困难,对可持续发展目标造成巨大压力。运用多边主义是各国维持正常发展和建设更好发展框架的关键手段。金融和技术资源应当进行协调,以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些需要联合国的协同,同时保证与世贸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合作;也需要一个领导式的角色带领所有国家。多边主义不是对国家主权的威胁,而是实现未来关键挑战的道路。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
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来避免未来出现的全球气候危机,全球化在疫情过后也会有一个不同的形态,在2015年所设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应该更加值得我们的重视。针对当前挑战的两点建议:第一、中国和欧盟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迄今为止,中国和欧盟一直在密切协作,应对新冠疫情。中国和欧盟在贸易和投资方面,过去有非常多的合作。在气候问题方面,中欧未来也可合作推动相关进展;第二、中欧通过“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将有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而且不仅是中国和欧洲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助于非洲、中亚等等国家的发展。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合作可给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设立很好的范例,向世界展示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学术委员会主任卢基扬诺夫
很多人对多边主义与多边合作都有不同的定义,因为其概念本身就很广泛。他个人认为,全球化与多边主义并不一样。上世纪90年代全球化成为热词,当时人们想象更多的是国家间的全球治理机制,代替各国政府以更好地治理世界。但这次疫情反而证明了国家政府的重要性,国际组织很多时候是无力的,保护本国民众的永远是国家政府,但我并不认为且不希望国家的有力举措会成为国际合作的阻碍。一方面应对疫情危机需要多边合作,但另一方面在隔离中各国很大程度上是在孤军奋战,在这种情况下本国社会与经济的恢复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应对。在此时,若想重启多边合作,充分把各国利益纳入考量是很重要的。可尝试从双边或区域合作开始,以实现本国民众利益为出发点逐步展开国际合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副代表郑道
疫情进一步暴露了世界早已存在的不平等,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苦难,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了更大挑战,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疫情对儿童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影响,例如发展中国家学校的关闭会增加学生成为童工的风险,也可能造成依赖学校食宿的学生居无定所,甚至会造成国家层面的教育断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学校应该是最先开放的设施之一。疫情本身也会直接威胁儿童健康,更会加剧医疗系统负担,让患有其他疾病的儿童得不到有效救治,因此各国需要保证医疗系统正常运转,多边主义也显得愈发的重要。中国在防控常态化的同时也在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重启学校与社会的经验值得学习。同时,对疫情的防控措施也要让我们逐渐接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不是渐行渐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白雅婷
在2019年,联合国声称在亚太地区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都没有实现,除非采用加速方案,才能真正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今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这样的目标就变得更加遥不可及。但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给我们提供了机遇,能够真正地去推进更加包容性的将来。面对挑战,不同领域都要协调起来,比如整个社会包括信息分享部门、媒体等等要以包容的角度,让数字系统能够真正有效地惠及每个人。此外,在公共财务、旅游等方面都应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去发展。必须要提前考虑到低碳的转换,否则将导致新的危机产生。例如,新冠疫情跟气候变化也可相互影响。一方面,因为气候变化导致了一些病毒的传播,但因为疫情各国采取积极回应,比如实行线上会议和远程办公,某种意义上这些措施降低了碳排放。我们需要真正的、持续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在绿色方面进行投资。中国在清洁能源、碳排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国在包括维护多边主义、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全球价值链建设、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可进一步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
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起的国际秩序对于维持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于人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今全球面临新冠疫情危机,健康是基本人权,而不是有钱人的特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需要了解共同的未来和责任,建立一个全球合作的国际社会,特别是为应对疫情实现一个全球卫生共同体。合作的声音永远不应该被噪音覆盖。所有国家都应当尽一份力,尽快携手应对。此时,多边主义对于建设全球卫生共同体的作用显而易见,也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在应对新冠危机和协同努力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已经为150多个国家提供了健康方面的支持,也给予世界卫生组织大量的资金援助,这些人道主义援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一带一路”倡议等计划也有助于实现更好的国际合作,通过地区和全球治理建立了高效的决策、实施和协调机制。我们应把开放、包容和合作作为新时代的主题,共享机遇,实现互利共赢,乃至全人类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