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海归群体发展的十大趋势
神州学人 | 2022年9月7日文章刊于《神州学人》,2022年第9期
文 |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海归中国》作者
今年是中国第一批官派学生留美150周年。1872年,“中国留学第一人” 容闳带领首批 30 名幼童赴美,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留学潮。
100多年来,中国留学群体的命运与时代交织辉映,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篇章。从突破封建桎梏的辛亥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再到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代代代留学人员回国推动中国历史的进步与革新。近期出版的《海归中国》分析了海归群体发展将呈现的十大趋势。
一、海归回流将呈平稳增长态势
从影响留学人员回流的宏观因素来看,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程度、经济开放程度、政策制度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都会对回流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全球化智库(CCG)研究报告《高校校友观察 :中外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研究与展望 2021》数据,我国十所“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赴国(境)外留学的比例超过七成,其中,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在中国进行首次就业,这一比例高达75.34%,整体呈现出“出国深造 – 回国就业”的国际人才环流模式,反映出中国高层次人才对国内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就业形势的认可与信心。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创业环境改善以及国家吸引海归的利好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中国留学人员的回流率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二、创业仍是未来重点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日益完善的海归人才创业政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铺平了道路,形成了对海归人才创业的联动支持,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政府部门对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部署,极大激发了留学生归国创业的积极性。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 制定了“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并设立了创新子项目,该《意见》的出台为推动留学回国人员产生创新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并留住海归人才提供了切实的政策保障。2020 年,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就业”,并指出为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教育部将进一步为留学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通过举办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对创业过程的培训与指导等措施,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良好平台。
新一代海归人才的创业热情已被国内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双创”政策的驱动点燃。巨大市场前景与创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成为海归人才创业的重要助推。追求个人价值、创造社会效应越来越成为成熟型海归人才携带技术及经验回国“归零”开始的核心驱动。在近年来的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 多位新一代海归创业者将“价值创造”作为其创业分享的重要内容。
三、海归就业进入“青铜时代”
海归人才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一度是“高水平、高薪酬和国际化”的代名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出国留学就已经是令人羡慕的发展出路。进入21世纪以来,留学事业轰轰烈烈地发展,留学人数不断攀升,随着自费留学比例不断提高,留学已从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相应的中国海归群体也已经从高精尖人才拓展到各个层面的人才。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海归而言,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使得他们在国内的人脉网络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又需要重新建立对国内的认知,因此,曾经光鲜亮丽的海外文凭也已经不再是就业的稳妥保障。面对日益国际化的中国市场,仅靠留学文凭而“裸归”的留学生,可能会在就业阶段遭遇不小的困难。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留学生和准留学生都需认真思考留学的意义,大家需要意识到,留学不是万能的,留学只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式,对于出国留学需要有准确的定位,即希望通过留学收获什么,提升什么。另外,留学生一定要做好留学前及留学中的规划,无论是参与社团活动,还是把握实习机会,都应当是留学期间需要重点关注的。
四、本土企业、二线城市将吸引更多海归
20世纪末21世纪初,海归人才就业曾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中。彼时的海归最希望加入外企,而外企本身也更青睐海归人才。时至今日,海归人才与外企间互为最优选的现象发生了改变 :外企选择本土人才越来越多,从前英语好是进入外企的必须项,如今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应聘者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本土人才符合外企招聘标准。同时,海归人才自身也不像以前那样热衷选择外企。2015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海归人才就业选择本土民营企业的比例超过了外企 ;2018年,这种趋势更为明显,53%的海归人才就业单位是私企/民营企业,而外商/港澳台合资企业占比仅为17%。随着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国际化,外资企业里海归人才聚集的现象将会成为历史,中国本土企业将为海归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海归人才地理分布上,虽然目前多半海归人才集中在京沪穗地区,但随着二线发达城市的快速发展,成都、杭州、青岛、西安、南京、武汉等地对留学回国人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二线发达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快、房价等生活成本低、人才政策有吸引力、环境舒适、基础设施齐备、文化多元且城市包容性强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海归人才区域流动的变化将会随着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需求加大等因素而更为明显。
五、海归进入“环流”时代
目前,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总体上呈现出人才外流、回流、环流、对流等阶段。“海归再归海”,即留学人员从母国前往留学目的国之后,回到母国发展,之后又再次去往原来的留学目的国或去向第三国。根据我们的调研,大部分“再归海”留学人员表示, 他们“再归海”后仍与国内保持密切联系,频繁往来于其他国家和母国之间。这种现象即为留学人员环流,“海归再归海”可以看作是留学人员环流的一个特殊阶段。
近年来,中国的留学活动进入一个大循环,每年有大量的人才出去,也有大量的人才回来,还有一部分人回来了又出去。高层次人才“海归再归海” 后,虽然身在海外,但依旧可以为国服务。2009 年, 人社部就提出针对海外学子的“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我国的人才政策也开始从强调“回国服务”演变为强调“为国服务”,从强调“人的回归”演变为同时强调“才的回归”。例如,一些已经取得外国国籍或永久居住权的高层次人才,他们频繁往来于国内和海外,从事商务贸易、教学、讲座等活动,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为国服务。他们中很多在国外企业担任高级职务,拥有国际管理经验,了解国外文化, 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成为中国国际化发展的“先头部队”。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要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从而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海归人才, 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与此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海归再归海”现象。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这是跨国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 ;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发挥海外留学人员环流作用的政策, 激励他们继续为国服务。
六、推动民主建设的步伐
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海归人才因其具有特殊的跨文化背景、先进的现代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等优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归精英探索从科研迈向参政议政的道路。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由于中国智库服务的政党和政府相对稳定,因而能更好地影响政府决策。海归群体可通过创办智库或供职于智库,为政府提供专业参考与智力支撑,许多政府重大决策和决议的背后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全球化智库(CCG)等都拥有一大批重量级海归精英。这些或官办或民营的重要研究机构,不仅充当了中国政府的智囊团,而且在更加广泛的层面上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外脑”,扮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智库角色。
七、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国利用后发优势,大胆借鉴别人已被证明的成熟模式来全方位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探索阶段, 国家需要的是“引进来”,中国需要海归人才引进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将这些先进的知识、理念与中国土壤结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归人才从带回技术、理念发展到带回创新的思维模式。未来,海归人才更重要的使命则是“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思想传播出去。海归人才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并且掌握着国际化的语言和文化,他们将在中国“走出去”与世界全方位接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海归人才推动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以企业创始人或职业经理人的身份, 直接带领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上百家中国企业中,大约 80% 的企业是由留学人员创办或管理的。企业海外上市, 在融资的同时,还可以为中国企业创造一个国际化平台,以此更好地吸纳技术、人才,并发掘新的战略合作机会,在全球标准制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二是帮助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满足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需要。三是通过法律服务、企业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并购业务,推动中国企业开疆拓土。拥有长期的海外投资和生活经验的海归人才,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文化风俗都较为了解,可以提供咨询、充当合作伙伴、斡旋调解矛盾等,为降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迈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海归人才在助力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长袖善舞方面同样拥有广阔空间。
八、推动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
高科技新兴产业是 21 世纪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海归创业者开创了高科技创业潮,他们在生命科学、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引领了行业发展,在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国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继续发挥海归人才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经验、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以高科技创业引领新一轮科技应用高潮,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行业革新,以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在全球化舞台上站得住脚、迈得开步。
九、提升国内学术研究水平,探索教育机制创新
海归群体在国家科技战略的确定与有效执行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搭建起一大批不同于国内传统体制的新型科研平台,推动中国基础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实现了领先世界的科研突破。海归专家学者为中国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世界前沿的学科与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很好地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据2015年至2017年的“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大约40%的海归专家学者在教育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中国应充分利用好几百万海外留学人员资源,从而提升我国学术研究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
十、民间外交生力军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欧美同学会要努力成为“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这不仅是对欧美同学会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在民间外交工作上潜力的肯定。2021年5月3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留学归国人员在民间外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相较外国人士,他们可以更深入地解码当下中国发生的故事 ;相较没有留学经验的本土人士,他们可以把这些中国故事用外国人熟悉的符号重新编码。许多外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许多中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海归群体在推动国内外公共事务发展方面发挥了智囊团与民间外交生力军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海归正在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凭借通晓国际文化、国际资源丰富等优势,发挥着民间外交的重要作用。一些海归人才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很好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改革开放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了出国学习、开眼看世界的机遇,搭建了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广阔舞台,同时, 也给予了他们立足中国、走向全球的底气。留学人员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当年, 他们怀着科技兴国的梦想出海,如今中国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归潮。留学人员的归来不仅仅是空间的改变,更多的是情感的回归,是价值的再现。从国家领导人到地方官员,从两院院士到海外高层次人才,从国际组织领导人到国企总裁、外企“掌门人”,新时代的海归精英是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接轨的天然纽带与桥梁,他们已成为领航中国的重要力量。奋进在新时代,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留学人员将承担新使命,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了海归群体新使命。广大海归人才应继续将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上来, 为实现新跨越注入强劲动力。功由才成,业由才广, 这是一个需要海归人才的时代,也是一个成就海归人才的时代。优秀的海归群体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历史画卷中已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在全球竞争更加激烈的将来,广大海归人才应继承历代留学人员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坚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担负更为重大的使命,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上。
文章选自《神州学人》,202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