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新发展阶段,打造中国新叙事

北京青年报 | 2021年3月14日

文 |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

今年两会召开的时节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之年,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在过去一年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近年来对外开放领域也取得了诸多里程碑式成果,世情国情新变化下中国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与新机遇新方向。习近平主席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来概括当前中国所处历史方位和发展路径,而今年两会无疑起着奠基开局、凝聚信心与2035愿景的引导性作用。

从近一年多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李克强总理两会答记者问可以看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作出了许多从宏观到微观非常务实有效的政策举措,使中国这艘巨轮在危机之下不仅稳住不倒还保持了向前行驶。针对教育、医疗等领域民生难题及开放发展、对外交往等,总理也强调要加强对话交流,使我们看到了“十四五”时期国家开放创新与包容性发展的前景。而关于中美关系,王毅外长日前在答记者问中也明确指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在利益交融中出现竞争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在公平公正基础上良性竞争,中美有望在两国外交领导人下周在阿拉斯加会晤中达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共识。

站在新起点,再度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觉得在新时期十分需要新叙事,需要在国际舞台以国际社会理解的方式讲述真实的中国,需要通过更广泛的人员往来及文化交流等让更多国家普通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

在过去几十年,由于中国国际话语权不足甚至缺失,中国的国际形象是被塑造被曲解的。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意识形态,到中国社会发展面貌、民族习性等,污名化中国的说辞不胜枚举。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人富起来并到国外留学、旅游、购物、投资、移民等,但出于种族歧视及固有偏见等的排华现象也屡见不鲜。

特朗普执政四年及新冠疫情使世界面临发展困境,但也给了世界一个发现中国、重新认识中国的机会。中国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时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对外开放的坚定性、中国政府对国民及同胞的的关怀、中国切实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的担当精神等,都是国际社会有目共睹的事实,也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有了新的认知,希望更多了解中国,共享中国的发展机遇。

后疫情时代,中国愈发是一个国际性的国家。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能力在增强,“走出去”的企业和民众在增多,与此相对应的,是要在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上有进一步的提升。话语权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思想上认同与认知上的改变往往也是最难的。西方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对中国的指责,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及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上作为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异类,没有在哲学及理论上很好地解释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并在国际学术及政治观念层面得到广泛认同。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在民主及人权等意识形态问题上,东西方文化存在历史文化、社情民情及思维差异。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东方更注重集体主义,两种文化各有千秋。个人自由权利固然重要且该受到尊重,但自由需要规制,自由与安全常常是存在矛盾的。平等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但在全球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个人和集体也需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中国的实践也在不断的提升之中,也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政府始终秉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理念,诸多体制机制及社会发展问题也是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充分权衡利弊,适时深化改革。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超大、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的独一无二的国家。中国国情的独特性本身就意味着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中国的协商民主、市场经济模式等具有实质上与实践上的合理性,中国的脱贫成就赋予人权发展新的含义等也当通过进一步普遍性及特殊性研究理论化。这些都应当在学术及观念层面得到广泛国际认可,也应作为我国基础研究及国际传播在“十四五”时期着重突破的一个方向。

新时期打造新叙事,要改变“中国做得多但说得少说得不到位”现象。政府、高校、智库及媒体无疑应在理论研究及思想传播中合作发挥更多基础性、引领性、主导性作用。而在公共外交、数字经济、社交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如何在确保监管及安全性同时充分发挥新的传播形式与多元主体的自主力量,也应当在进一步研究中逐步推进开放发展。如在监管技术升级背景下允许国内学者、媒体等通过谷歌、脸书、推特等参与国际新叙事,从而在国际社会更多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在快速崛起,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新时期,中国以怎样的方式展现何种大国风范,中国的国民、同胞及国际社会以怎样的心态看待中国崛起,如何让更好讲述中国存在的合理性、中国文化的可贵之处,让国际社会更多人了解中国、认可中国、亲近中国等等,都需要在打造新叙事中实现进一步的文化影响及文化建构。

本文刊发于《北京青年报》2021年3月14日,本公众号转发时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