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留学海归群体在全球化新时代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CCG | 2022年8月24日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海归中国》作者


 

今年是中国第一批官派学生留美150周年。1872年,“中国留学第一人”容闳带领首批30名幼童赴美,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百年留学潮。

今年也是恢复高考45周年。邓小平关于恢复高考与鼓励留学的两大举措,为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赴加拿大读MBA和国际商务管理博士研究生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我非常有幸可以搭上改革开放的首班车,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亲自参与中国融入世界,融入全球化的全过程。

今年还是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30周年。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提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要想做贡献,还是回来好”,我当时还在香港工作,听到邓小平对海外留学生期望之殷殷,深深触动了我。90年代中期,我回国不久就加入了欧美同学会,2002年,我提议创办了欧美同学会商会,为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归群体中的商务精英搭建一个平台,我被推举为商会的首任创始会长,开辟了中国欧美同学会办会的新模式,大量吸引体制外的留学人员加入到欧美同学会中来。在商会的基础上,又组织创办了高端海归的精英组织“2005委员会”,并担任了创始理事长,此外,我还担任了十多年欧美同学会总会的副会长,通过这个中国留学人员最大的平台汇聚更多志同道合之人,推动中国海归事业。

2013年10 月21 日,在人民大会党举行的欧美同学会诞生一百周年庆典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百余年来的中国留学史概括为一部“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强调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和“尚贤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希望留学人员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他还提出,欧美同学会和留学人员要成为留学报国的“人才库”,建言献策的“智囊团”和开展民间外交的“生力军”,充分体现出我们国家对广大留学归国人员的重视与期待。

我发现,虽然中国的留学与“海归”已有百余年历史,但是围绕中国“海归”的研究却是20 世纪末期,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后才逐渐被学术界认识和接纳的新兴课题。于是,我在20年前开始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海归的研究工作中,2004年,我完成了长达35万字的《海归时代》一书,自从该书出版以来,我陆续收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来信,社会反响强烈,这让我感到“留学与‘海归’”确实是一个值得持续深入探讨的时代议题。是中国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粗略算来,在过去的近20年里,我们著作和主编出版了留学、海归、华人华侨和创新创业相关领域的中英文图书约50余本。我们还连续7 年在国家级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上发布“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推荐榜单”,激发新时期“海归”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活力,引领留学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方向。连续15年举办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连续三年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言献策座谈会等,邀请美、英、法、德、俄、日等各国的海外留学人员、专家学者等社会精英人士出席会议,与中央和国家领导座谈,鼓励国际精英为国家建言献策。推动了海归大潮在中国的汹涌澎湃与蓬勃发展。

2008年,我和苗绿博士共同创办了全球化智库(CCG),聚集了包括海归群体在内的许多高层次国际人才,我们提出了很多的有关海归作中国发展是建言献策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采纳并且成为了相关的政策。其中包括“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际人才发展建议;欧美同学会的百年华诞建言献策,包括应成为智囊团、人才库、民间外交生力军等新定位和新设想。2016 年,我们提交的《关于成立国家移民局的建议》得到习主席和中央多位领导的批示。

近20年里,我们持续不断地提出留学、“海归”相关的新理念与新提法,形成了“海归”新叙事,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海归”人才和很多社会精英的共鸣,并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如今,留学与“海归”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日趋重要的社会现象,其影响遍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与千家万户产生了联系。

在中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留学与“海归”仍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和研究对象,还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发现和总结。《海归中国》这本图书,可以说是对我们过去20年研究中国海归发展和贡献大一个梳理和总结,也是我们长期以来我们研究中国海归这个世纪级和世界级现象在中国独特发展的一个回顾和展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归国。

我认为,在未来,中国若要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提升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发挥软实力,就需要充分认识、利用和提升中国“海归”群体的力量,中国留学海归群体在全球化新时代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多价值。

1.公共外交大发展时代,留学海归人员大有可为。在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甚至充满误解的国际环境下,搞好公共外交,提升软实力意义更加凸显。广大留学海归人员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在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经验与发展模式上发挥积极作用。作为国家形象的载体,展示新时代中国留学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有利于帮助国际公众消除对中国的误解,增强国家软实力。

2.发挥海归优势,打造创新创业新局面。科技创新是全球化新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可以充分发挥“海归”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经验、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以高科技创业引领新一轮科技应用高潮,以新兴产业带动传统行业革新,以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创新创业局面。

3.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增强国际话语权。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多个重大外交场合阐述中国关于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新方案、新思想、新举措,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广大留学、海归可帮助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的规则制订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中国推动全球化的关键力量。中国是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在全球化站在十字路口的今天,中国有责任承担起与自身经济体量相符合的国际责任,反哺全球化。当“反全球化”、“逆全球化”风起云涌之时,广大留学海归人员可以成为中国推动新型全球化的关键力量。

5. 促进国家公共管理创新。留学海归人员可将国际上先进的社会治理、商业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融入国内特有的政治制度和市场环境,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效促进国家公共管理创新,为我国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发挥关键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也面临重大调整。当前新一轮全球化竞争已经启动,中国需要抓住这一机遇,以内外联动推进改革开放,保持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的优势地位,提升资本优势,建立人才优势,在全球治理中获取主动地位,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千帆竞发浪潮涌, 百舸争流正逢时。”新的时代赋予留学人员新的使命,中国当代的留学人员有义务也有责任继续推动中国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