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讲好中国叙事 促进交流互鉴

新民晚报 | 2023年1月7日

作者 |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


 

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对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以后,中国进入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时代之问,我们也需要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交上满意的答卷。

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应根植于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相较于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国强必霸、大国博弈和二元对立等对抗性思维,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具有包容性,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也意味着中国开始在实践和理论层面打破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开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有鉴于此,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陈列中国在器物层面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也要在制度层面和理念层面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理解,让跨文明的人文交流成为沟通中外的纽带。

以创新对外叙事为抓手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人文交流是中国对外交往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石,也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通相知的重要途径。

从文明的高度开展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应当是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工程,既需要国家的战略引导、政策支持,也需要媒体、高校、智库、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协同发力。

图片由新民晚报社创作的《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产品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在讲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惠及世界的同时,也让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图源:xmwb

首先,创新对外叙事,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在对外传播中,以全球化视野思考中国问题,在叙事中更多地强调共性、包容、客观、谦和,特别是在全球共有的价值观基础上,讲述中国故事。例如,用别人听得懂的方式讲述中国自身发展的逻辑,少一些理念倡导,多一些客观表达,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做好细节上的阐释;在叙述中融入对方故事,从每个个体的经验来讲述,增强感染力。

其次,坚持四个自信,不避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时指出,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追求。美国有美国式民主,中国有中国式民主,都符合各自的国情。让中国全过程民主各主体参与中国叙事,讲好中国协商式民主的故事,不仅能够体现中国民主协商制度的优势,也可以减少国际社会误读。

再次,注重国际合作,借助海外友华力量。一方面,“侨”为桥,充分借助海外约6000万华人华侨,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4000万华人华侨的传播效用,提升当地民众对华认知。另一方面,同国际媒体和出版机构合作,同国外专家展开广泛对话,在对话中增进了解。

以国际化大都市为平台

上海作为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有着开放包容的悠久传统与文化气质,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优势众多,也责无旁贷。

上海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国际传播媒体平台,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老外讲故事》这类产品的成功是个开始,后续可以在覆盖范围与传播形式上更多地延伸。

上海也是时尚之都、商业之都、体育赛事之都、国际会展之都。进博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品牌,但上海还可以继续搭建新的国际会议交流平台,如世界智库论坛。智库交流形式灵活,氛围宽松,有助于各方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讲好中国叙事,促进交流互鉴,不仅有助于中国和平崛起,对促进世界和平稳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意义重大。

 

文章选自新民晚报,201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