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美竞争升温,软实力竞争不必是零和博弈

南华早报 | 2023年5月12日

■ 两国应恢复文化交流、学术联系、政府对话,促进双方往来。

■ 从大流行病到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进行合作只会增加两国影响力。

作者 王辉耀 |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


过去三十年,很少有概念比“软实力”理念在国际关系中更具影响力。“软实力”一词由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1990年所创,用来描述通过吸引而非胁迫或收买获得所求事物的能力。

如今,我们可以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软实力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国间争斗已经超越军事、经济事务,延伸至叙事、形象与信息等领域。

美国在特朗普时代失去软实力后,总统乔·拜登全力以赴,致力于恢复美国的道德声望。他将价值观作为外交政策核心,将美国定位为自由秩序的首要捍卫者,将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对立起来。

中国亦接纳了“软实力”理念。中国领导人强调其重要性,大量投资公共外交。此概念已成为中国学者发表无数论文书籍的主题,也是全球化智库几次研讨会的议题。

随着大国竞争升温,大家往往将软实力看成零和博弈,看成是华盛顿与北京的影响力与叙事之争,一方损失即为另一方获得。但是,正如奈在全球化智库最近为其新书发布举办对话中强调,虽然不可否认软实力的竞争性,但我们也应铭记,它也可以带来共同利益。这一洞见至关重要,因为中美之间不断上升的紧张局势使又一场冷战之论升温。

正如奈在与我们的对话中指出,美中地缘政治局势与美苏对峙时有很大不同。首先,经济全球化与价值链将当下时代的大国联系在一起,某种程度上与冷战时期截然不同。尽管脱钩论不绝于耳,中美货物贸易去年达到创纪录的6906亿美元。

其次,即使在某些领域一定程度的经济脱钩旳确发生,“生态的相互依存”永远将中美绑在一起。气候变化与大流行病威胁着两国,碳排放、病毒可不分国界。

奈称中美关系为“竞合”关系,这些全球挑战需要合作,即使双方在竞争。不幸的是,台湾问题、无人飞艇与技术制裁等一片喧嚣中,竞争强调太多,合作强调得远远不够。

约瑟夫·奈与中国学者王缉思在2009年描述了软实力如何促成中美合作,因为如果双方都喜欢对方,合作起来就容易得多。如果中国对美国毫无吸引力,美国媒体或政治圈不断妖魔化中国,那么美国公众与政策制定者就不太可能支持与北京合作,反之亦然。不幸的是,对“另一方”的负面看法目前在两国占主导地位,阻碍了双方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

其实无须如此。冷战期间,即使华盛顿与莫斯科威胁要摧毁对方,美苏两国科学家还是合作开发了脊髓灰质炎疫苗。2003年,美中两国联手对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暴发。不幸的是,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时缺乏此类合作,这大概率加重了疫情影响。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以及碳排放国。两个科学超级大国科研人员占全球科研人员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占学术成果的五分之二。如果双方不能合作,将严重损害人类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病的能力,更不用提气候变化等其他全球挑战。

恢复两国文化联系、学术界研究合作是两国可以开始重建软实力的方法。近年来,由于政治与新冠疫情大流行病影响,这些联系已经减少。

在提供经济利益与科学进步基础上,恢复双边学术交流将帮助中美两国提升相互尊重与理解。与当地同事互动是加深人际与商业联系的催化剂,信任与联系可以经受住双边摩擦考验。

学术交流对于中美下一代政策制定者、企业家与科学家相互理解合作至关重要。2022年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学习或旅行过的中国人对美态度更加积极。

更多美国学生越洋学习,学习中文,搭建识字渠道,这同等重要。但是,虽然有大约295,000名中国人在美国大学学习,但中国(大陆)校园里只有大约350名美国学生,比十年前的数千人有所减少。

如今中国边境已经开放,双方应该努力恢复学术交流与其他文化联系,例如鼓励跨境旅游、召开包括省州级在内的各级政府之间的会议。双方各界可以探讨相互关心的问题。例如,不少美国人坚称,中国法律规定,中国企业有义务在政府要求时提交其国外业务里产生的数据,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又意味着中国民营企业会把数据和技术与军队分享,并因此要求制裁中国企业。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事实。

醉心于竞争与脱离接触只会伤害两国在世界其他地区的软实力。但是,如果中美能够合作解决气候变化或寻求结束乌克兰战争,两国就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激励全球合作。

(全球化智库 张睿君 译)

 

文章选自南华早报,2023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