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 | 全球安全:从军事联盟到人类安全的转变
南华早报 | 2024年8月22日作者 |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创始人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仅仅依靠军事联盟来确保安全已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全球挑战。
近期的北约峰会虽然重申了此类联盟的重要性,但也凸显了它们在面对21世纪威胁时的局限性。当务之急是将重点转向人类安全,这一概念涵盖了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和减贫等多个方面。
北约正考虑将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等国纳入其阵营,从而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印度太平洋地区。这一动向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军事联盟在当今高度互联世界中所扮演角色的深入思考。此举不仅反映了北约的战略意图,更凸显了一种可能未能充分契合当前复杂全球形势的安全理念。
尽管跨大西洋联盟已在军事考量之外采取了更多政治和经济手段,但这些策略在促进和平与发展方面的效果仍有待商榷。这些方法可能在无意间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安全联盟对全球人类安全的长远影响。
长期以来,国家安全议题的高度关注往往掩盖了经济全球化和有效气候治理等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事实上,在这些领域开展全球合作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共同利益。在此背景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大举措应运而生,旨在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同时为参与各方创造互利共赢的机会。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平衡国家安全和人类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推动人类安全不仅是全球性议题,也能服务于各国的国家利益。要实现这种平衡,需要各国在推动本国发展的同时,积极关注他国诉求,并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202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危机和贫困问题等人类安全威胁日益凸显。这些相互交织的全球性挑战,已远非单个国家所能独立应对,亟需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局部地区冲突的持续,严重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使原本复杂的国际局势雪上加霜,并引发了严峻的能源危机。能源问题的政治化趋势愈发明显,导致资源与消费、资本与需求之间的失衡不断加剧。
以俄乌战争为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的制裁措施,不仅对俄罗斯本国造成了影响,同时也给西欧国家带来了严重冲击,引发能源价格大幅上涨。这一局面迫使部分国家不得不推迟其低碳承诺,转而重新投资化石燃料行业,这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问题。
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在持续加剧。据报道,去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海平面上升和冰川融化对全球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世界经济论坛与奥纬咨询今年1月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50年,气候变化将带来严重的健康后果,可能导致1450万人额外死亡和12.5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该报告还估计,全球医疗系统将因此额外增加1.1万亿美元的成本。这些数据无不凸显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人类安全关键组成部分的紧迫性。
与此同时,俄乌战争的持续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作为主要粮食生产国,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冲突中大幅减少了粮食出口。这一情况叠加新冠疫情和气候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加剧了全球饥饿问题。
根据联合国2023年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2年全球有6.91亿至7.83亿人面临饥饿,较2019年增加了1.22亿。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约24亿人(占总人口近30%)缺乏持续获得食物的机会,其中约9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的双重危机不仅推高了生活成本,还导致无家可归者人数攀升,使减贫工作愈发紧迫。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仍有1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半数为儿童。
贫困问题的加剧不仅损害个人福祉,更威胁着社会稳定与安全。然而,联合国仍然保持谨慎乐观,强调只要加强全球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大援助力度,减贫目标依然可以实现。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安全已成为另一项亟待解决的全球性挑战。特别是在发展中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赤字正严重制约经济增长,威胁人类安全。在这一背景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有望为弥合全球基础设施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全球韧性做出重要贡献。
纵观全球发展趋势,我们必须在关注传统国家安全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类安全。即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未来峰会,将为各国重申多边主义理念和联合国宪章原则提供重要平台。与传统安全联盟相比,这种形式的国际对话与合作更有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复杂问题,为各国在重建对全球机构信任的同时,共同应对新挑战创造契机。
面对当前紧迫的全球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为构建一个更具韧性的未来做好充分准备。这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多边解决方案,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要采取切实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妥善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复杂影响。
在人类安全的诸多方面中,全球粮食安全和减贫工作应当被置于优先地位。唯有将我们的视野从狭隘的国家利益扩展到更为全面的人类安全观,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可持续和公平的世界。
文章选自南华早报,2024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