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合作共建更包容的全球秩序
北京青年报 | 2020年3月1日本文为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应邀为《北京青年报》撰写的专栏文章,刊发于2020年3月1号。
前不久结束的第56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提出了“西方缺失”(Westlessness)的概念。作为安全领域的最高规格国际论坛,慕安会对“西方缺失”或者“非西方化”的讨论,表明当前西方进入自我反思期。欧盟国家正在重新衡量自己在当今世界的角色,并在思考与大西洋彼岸美国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变化。这也意味着中欧合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中欧双方应加强合作,并注重平衡与美国的关系,构建中美欧三边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包容、公平的方向发展。
会议伊始,慕安会主席沃尔夫冈·伊辛格便提出“西方缺失”这一话题。他认为西方国家正在失去西方的色彩,同时西方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在减弱。这种“非西方化”的不安感正在不少西方国家蔓延。
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看,导致西方社会产生这种不安的原因显而易见。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崛起,其他发展中国家对不公平国际秩序的反对声音也日益强烈。西方国家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国,塑造全球治理格局。
另一个导致“非西方化”出现的原因则是西方内部的分裂。随着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复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提出,西方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大西洋两岸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迈克·蓬佩奥提出“西方正在获胜”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却指出了西方的弱点,他认为欧洲应该有自己的外交政策,必须和美国区分开。
无论是非西方力量的崛起,还是跨大西洋地区联盟内部的分裂,“非西方化”的趋势无疑都在加强。然而,其中更深层的原因可能并不是西方力量在相对下降,而是“东西之分”思维已不再适用于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西方”一词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不同,提及“西方”便意味着还有“东方”,这种划分阵营的说法本身便有对立和分裂之意。虽然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逐渐将目光从东西两极对立转移到全球化发展和地缘政治等话题上,但“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裂痕却仍未彻底弥合。
不过我们需要看到,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突出、国际恐怖主义猖獗、新冠肺炎等全球性流行病暴发等情况,已充分显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世界,关系到人类存亡的真正威胁并非源于单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全球性的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再机械地划分东西阵营已经没有意义,只有各国通力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世界多极化程度加深,各国需要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秩序。这也意味着,西方国家需要承认,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这些国家的崛起和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以中国为例,中国近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中国也是联合国第二大出资国和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在突破全球治理发展“瓶颈”过程中贡献更多力量。
“西方缺失”讨论还引发了本届慕安会对“中美欧三边关系”的讨论。中美建交40多年来,两国关系虽有起伏,但总体来看仍是合作大于竞争。与此同时,中欧也迎来了建交45周年,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合作潜力进一步释放。如果中美欧三方能够成功找到和谐共存之道,将对推动未来世界和谐发展以及和平应对全球化各项挑战产生深远意义。当前国际格局中,美欧同盟是不争的事实,但欧盟应该更多考虑如何更加的独立,主动充当中美关系中的“平衡者”。中欧双方则可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合作,构建“中美欧三方协调机制”,共同推动世界秩序更加包容与公平。
由此来看,2020年不只充斥着变化和挑战,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同推动中美欧三方合作发展全球治理体系的机遇。今年下半年,首届中欧领导人峰会将在德国莱比锡举办,届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与27个欧盟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进行会谈,这对中欧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欧双方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全球合作。双方应利用好这个机会,拓展延伸合作领域,加强互信互利互惠。
本届慕安会对“非西方化”的讨论令人惊讶,更令人深省。在传统西方阵营式微的背景下,中国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推动全球发展,并及时调整自身定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用“和”的智慧弥合世界的裂痕,用“共赢”方式实现共同进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寻找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更优方法。
文章选自《北京青年报》,2020年3月1日